上片由春景的描繪轉(zhuǎn)入傷懷感舊,為下片的遙想與消魂造足了蓄勢(shì)。章法自在井然,句法亦渾成有序。環(huán)顧他人攜手踏青,反視自家只身面對(duì)春景,孤凄寂寞,更添出無限傷感,的是“良辰美景虛設(shè),賞心樂事何得”?熱鬧的禊宴,以及銀塘、金堤,愈襯托了人的孤獨(dú)與悵惘,是以樂景寫哀情也。
下片多寫回憶?!爱?dāng)日”情濃時(shí),光景歷歷在目;“前事”已矣,舊夢(mèng)不再。能不令人悲從中來,“淚沾襟袖”?下片的“未省”二句當(dāng)是問句。“豈知”二句,巧用弄玉、蕭史事,又以“仙鄉(xiāng)”與之呼應(yīng),亦是“活法”。全篇寫得哀怨凄楚.雖是戀闕懷人之舊題,卻能翻出新意,景與情之反襯,運(yùn)用得亦自然妥貼,景語清空,情語凝深,且能渾化無跡,總于怨悱之旨。最值得注意的是,柳永與歌妓之間的那份真摯而懇切的情感,似已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自然情欲,已升華到一種較高的精神境界,不可再以“輕薄”斥之了。柳永的這樣一種情愫,巳開宋金元文人與歌妓(戲曲演員)平等相愛之先河。讀讀元人盧摯、關(guān)漢卿等與女演員來簾秀之間的贈(zèng)答曲,依稀可見這種人道主義思潮的來龍去脈?;蛟S,這與柳永仕途蹭蹬、久滯不售的經(jīng)歷有著某種聯(lián)系。